生命禮儀

高雄生命禮儀

苓雅區生命禮儀

前鎮區生命禮儀
禮儀公司

首頁 > >七夕拜床母? 七夕娘娘、順天聖母(臨水夫人)、註生娘娘、送子觀音差在哪?


(圖片/國史館臺灣文獻館)


床母的由來,跟順天聖母(臨水夫人)有關嗎?

床母,為華人信奉的護嬰女神,閩南人稱其為床母,廣東人稱之為床頭婆婆,閩南自古有奉祀鳥母神之例,謂能保稚子,因此鳥母神即床母也。相傳床母能能保護嬰兒、幼兒,使嬰兒睡眠安穩,不易惡夢受驚,幼兒平安順利長大,故家有嬰幼兒者均祭祀之,祭祀日期在每年的七夕。

有地方相傳床母為臨水夫人之從屬,這時我們便要先了解,臨水夫人是誰?臨水夫人又名陳靖姑,唐時福建古田縣臨水鄉人,小時後非常聰穎,有通靈能力,嫁與古田士紳劉杞,24歲時,福建大旱災,其以懷孕之身,祈雨抗旱、為民除害而犧牲,死時發願:「死後要做助產神,專門救助難產婦女。」;又相傳後唐皇后難產,陳靖姑顯靈幫助皇后順產,皇帝敕封陳靖姑為「都天鎮國顯應崇福順意大奶夫人」,鄉民奉為神靈(順產助生護胎佑民女神),建廟祀之,後世視為安產之神,尊稱「臨水夫人」。清咸豐年間鳳山縣閩人林天齡,他向官方請求敕封臨水夫人為順天聖母,遂而晉封為「順天聖母」。

就民間信仰而言,臨水夫人為閩臺居民崇祀的女神,凡婦女想求嗣、解厄、安產或祈禱子女平安長大,都會前往祭拜,祂代表「保胎護子」的神祇。此外臨水夫人又與李三娘、林紗娘合稱為「三奶夫人」是民間法術的重要傳承人物,傳說故事中臨水夫人誓助產婦,同時又有三十六婆姐,。

就隨祀而言,臺灣的臨水夫人廟除主祀臨水夫人外,常祀花公、花婆及十二婆姐、鳥母,為臺灣婦女、兒童之第一守護神。民間對此有各種不同說法

第一種說法:臨水夫人降服三十六名妖女,幫助婦女生產、註生之事,後因時代演變成現在的十二婆姐。

第二種說法:陳靖姑曾為五代閩王除妖怪,救出皇后和三十六位宮女,閩王為答謝,將三十六宮女(歿後成神,又稱三十六婆姐),送給陳靖姑當徒弟。

第三種說法:相傳鳥母就是「床母」,是註生娘娘身邊的三十六宮女,又稱「三十六婆姐」或「三十六宮鳥母」,而鳥母似燕子,古人認為燕子(春天群集於屋簷下築巢繁殖後代)是「送子神」,也是輔助生育的神,專職照顧出生至16歲小孩的成長,使他們免於驚嚇、溺斃、出麻疹和生病等,保佑身心正常發育。

第四種說法:鳥母就是「七娘媽」,每個孩子出生後,都由鳥母保護他成長,滿16歲的孩子,在七娘媽生日(七夕)當天,拜謝七娘媽,「踜桌腳」,出「鳥母宮」,完成成年儀式。

第五種說法:懷孕的婦女,如含苞待放的花兒,花公花婆負責澆水、施肥、除蟲害、穩固根部,所以孕婦要拜花公、花婆,孩子出生則要拜鳥母,祈求獲得妥善照顧、順利成長。

第六種說法:床母就是「床神」,其源自古代的自然崇拜(窗、竈、井、門等);人一生中,幾乎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床上度過,基於感謝與敬畏之心,產生祭拜床神的習俗。尤其是嬰兒,睡眠時間相當長,與床的關係更為密切,床母於是成為孩童的守護神。

第七種說法:有人認為孩子身上之胎記,即是「床母做記號」。長輩們也曾說:「小孩睡覺時常會微笑,或做出奇怪表情,是因為床母正在教導他,因此,不可於此時吵醒小孩,以免打擾其學習。」另更有趣的說法:屁股青青,是投胎轉世前被神踹一下的。



七娘媽的傳說! 其實就是牛郎織女的故事

七娘媽就是神話故事中的七仙女,因為牛郎織女淒美的愛情故事,特別受到未婚女性的崇信,農曆七月七日七日是七娘媽誕辰,女孩會準備「七味碗」、鮮花及胭脂水粉等祭拜織女,祈求愛情婚姻美滿;還會對著月光穿針引線,祈求織女賜給她們一雙巧手,讓她們成為賢慧的主婦,這樣的活動稱為乞巧。

七夕除了是女孩的節日之外,還有一個更溫馨的傳說。織女是七仙女中的小妹(即指玉皇大帝的第7個女兒),與牛郎結婚之後生下兩子,後來織女被帶回天庭,牛郎卻留在人間,織女的六個姊姊不忍牛郎獨立辛苦養育兩名幼子,於是暗中幫助,讓小孩順利長大。因為這個傳說,民間相信七仙女是兒童的守護神,尊稱祂們為七星娘娘、七星夫人或七娘媽



每間廟幾乎都會恭奉的註生娘娘

註生娘娘,俗稱「註生媽」,又作「注生娘娘」,是閩南、台灣和潮汕一帶最受尊奉的生育女神,主管婦女的懷孕、生產,是許多不孕婦女或懷孕婦女的信仰寄託。註生娘娘的造像,多是左手執簿本,右手持筆,象徵其記錄家家戶戶子嗣之事。

相傳註生娘娘為封神榜中之雲霄﹑碧霄﹑瓊霄等三仙姑。是龜靈聖母的徒弟,因掌管混元金斗為人間之淨桶,也有人將淨桶作為產盆解釋,因此自然被稱註生娘娘,然而也有人稱註生娘娘即為順天聖母(臨水夫人)。



送子觀音到底是誰?

送子觀音又稱送子娘娘,為觀世音菩薩化身之一,為手抱小男孩的送子觀音像。在佛教諸多神祇中,最廣泛地為信徒所敬仰的,首推觀世音菩薩。傳說,觀音是阿彌陀的大兒子,祂起誓大願,化為三十二種形象,來到世上救人類,依《妙法蓮華經》,經中說:「若有女人設欲求男,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,便生福德智慧之男;設欲求女,便生端正有相之女。」這便是『送子觀音』的由來。因此成為想要產子的婦女所奉祀的神祇之一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立即加入line@ 掌握好文不間斷,也請多加利用line@做意見反應及提供想閱讀的主題呦!

延伸閱讀:
七夕,最浪漫的東方情人節,你知道多少?



藏經閣-好文特區(寵愛自己/品味藝術/學習樂趣/關懷公益)

寵愛自己
運動、健康、養身、娛樂 生活、旅遊、美食、時尚、樂齡


品味藝術
藝術、文化、音樂、舞蹈、戲劇 繪畫、雕塑、工藝、攝影、文創設計 建築、玉器、書法


學習樂趣
產業、經濟、股市、房市、教育 數位、閱讀


關懷公益
環境、生態、環保、慈善、社區 樂齡、福利、治安

 
關心您的家人-好文專區


資料出處:
維基百科
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
內政部全國宗教資訊網
國史館臺灣文獻館
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






 
上一頁
PAGE TOP